close

從2012年9月第一次到宝塚劇場看戲時,就覺得如果可以住在這邊應該是件有意思的事。雖然腦袋這樣想,真的要離開台灣的舒適圈,心裡還是很掙扎的,對陌生環境與未知仍有很大的障礙。2013年開始準備申請日本打工度假簽證,蒐集了租屋與打工資訊,也一邊自學日文,再利用休假飛去日本在宝塚市小林町的住宅區走一回,看一看尋常百姓家的房屋;但是兩次的打工度假簽證申請都沒有成功,於是決定換一條路試試看。

因為工作的關係,可以有長假,利用2014年的寒假與暑假各去了半個月日本,想測試自己會不會厭倦,結果卻想深入理解這個國家的文化。期間向老闆提出希望去日本生活3個月的想法,老闆馬上答應,這下卻變成是自己跨不出舒適圈,而沒有成行。

2015年寒假又去日本半個月,一如既往地看戲、旅行,但到旅程的最後一天,覺得少了甚麼,不是玩不夠的感覺,而是發現其實我並不知道所謂的日本生活是甚麼,然後就回到溫暖的台灣了。3月在工作時看見國外對環境保護的管理方式,也想到日本會是怎麼進行環境保護;3月底時有機會聽了一場演講,日商公司的老闆說明公司理念、運作方式、徵人需求,這位日本人老闆是用流利的中文進行全場演講,重點不在他的中文有多好,而是因為工作關係到新加坡、北京、台灣等地工作,讓他的視野擴增,透過不同的文化衝擊,理解與學習不同國家的差異。聽完這場演講,有種心中的火種被點燃的感覺,於是再跟老闆討論年底去日本的計畫,這次老闆也是一口答應。

邊工作邊準備日本3個月的出國資料,4-5月是興奮期,但剛好碰上工作最繁忙的時間,撐著進入崩潰邊緣的精神完成預定工作,6月準備下一階段的工作計畫書,7月工作告一段落,開始提出語言學校的申請書,上網找房子,盯著日幣匯率,持續讀日文。

8-9月進行工作交接,由於日本的環境保護走在台灣前頭,這次的日本短期滯在規劃,也包括持續進行台灣的工作,一方面在日本上日文課,算是進行半工半讀的生活,有一段時間不用在教室上課,羨慕當學生的單純,卻不太喜歡時間被一節一節的課困住,到時不知會如何。

另外,到底要住在哪邊是個大事,因為想離宝塚近一點,已經決定讀神戶的語言學校;於是住處就先訂在阪急線上的房屋,搭了關西各家的電車,最喜歡的還是阪急電車的裝潢,多少也受了電影<阪急電車>的影響。8月中瀏覽最新的公布的租屋訊息,兵庫縣西宮市與宝塚市都列入選擇,西宮市離神戶比較近,房屋新一點也貴一點,特別是離車站要走25分鐘,可能要買輛腳踏車;而兵庫縣宝塚市的房屋,因為是郊區了,租金低一點。多方思索下,選擇一間離宝塚劇場步行25分鐘可以到的地方,步行12分鐘到車站,30分鐘到神戶。到時就可以知道宝塚劇場就在家附近的會是什麼感覺。

去日本的時間在10-12月,由夏入秋,再迎接冬季的時節,長短袖衣物都帶一些,冬大衣先帶著,因為宝塚市接近山區,冬天比市區要冷,台灣很多日常物品就已經是日本輸入的,有些物品可以先帶一些,不夠就直接在日本買,否則航空公司給的20公斤託運量很快就超過了。

既然決定到宝塚市住了,留意著宝塚的演出時間,甚麼時候要搶票先記著,雖然也不一定可以搶到票,有搶有機會。

最後,準備好機票與護照,出發~~

DSC_0060.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神戶市 宝塚市 小林町
    全站熱搜

    ann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