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塚歌劇˙月組<<ルパン-ARSÈNE LUPIN/ Fantastic Energy!>>觀劇筆記

時間:2013/08/04()11:00

寶塚亞森羅蘋最後之戀20130804.jpg  

因為又有機會去關西,很自動的就買了一張戲票,去的時間遇上月組公演,這個被稱為"戲劇的月組",加上亞森羅蘋的劇情,有點期待,出發前大略的查了一下有關亞森羅蘋的介紹,但沒去讀『羅蘋最後之戀』,測試一下能不能看懂台上的演出~~

聽說是因為在台灣公演的楚留香,讓寶塚劇作家想起國外還有一個亞森羅蘋,剛好在2012年因為作家莫里斯盧布朗(Maurice Leblanc)的孫女發現了爺爺1939年完成的手稿,促使亞森羅蘋又再度受到世人的注目,一年後被寶塚改編成音樂劇。因為本劇的關係,才發現小時候看的卡通<魯邦三世(Lupin>,卡通中的魯邦是設定為亞森羅蘋的孫子,然後魯邦是法文音譯,而羅蘋是英譯,原來早已結識羅蘋家族而不自知。

演出當天遇到一大票戶外教學的日本學生(看起來是小學生),進場前這些學生進入了寶塚的伴手禮販賣區,幾乎人手一袋伴手禮,購買力不輸大人,入場後到正式開演前,這群學生滔滔不絕的聊天,等top的報幕聲一起倒也跟著安靜下來了;經由這次觀劇才知道觀眾座位B席的見學區在哪裡。這次選擇坐在2樓第一排,左邊坐了一對老夫婦,右邊坐了一位女粉絲(幾乎全程用望遠鏡看戲),原以為老夫婦只是閒暇來走走,結果該拍手的時機完全掌握一清二楚,居然是觀劇老手。

照片 245.jpg  

這次的演出第一幕為音樂劇-魯邦(ルパン),第二幕是秀-“Fantastic Energy!”,第一幕主要根據『羅蘋最後之戀』改編,但是劇中多了作家盧布朗的角色,似乎只有主角看得到他(-->八成是飄飄),演出盧布朗角色的演員(北翔海莉)歌聲相當好,聽他唱歌很安心很享受,幸好月組也知道他會唱,在第二幕也分配了幾首歌給他,對於月組現任男top(龍真咲)的歌聲還是相當不習慣,而日美混血的星条海斗果真如網友說的歌聲相當宏亮。第二幕的秀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畫面是龍真咲從快速升降舞台以不到一秒的時間就出現在舞台上,臉部笑容沒有因為快速的位移而影響,最後又迅速地從舞台消失,相當有速度感的演出。

照片 248.jpg  

後來把中文譯本的『羅蘋最後之戀』讀完,重新比對了角色,比較清楚當時在演甚麼,看著龍真咲魯邦,一直有一種青春洋溢的感覺,但書裡面提到魯邦約在40歲時就消聲滅跡了,這時再出現的話應該是個中年人,卻不太感覺得到成熟氣息,有點視覺落差,也許在寶塚的世界裡,top還是看起來青春帥氣點會比較吸引人。

第一次親眼看見月組的演出,雖然叫得出名字的演員屈指可數,卻有種熟悉感,會對月組比較有感覺的主因,是月組有一任的top叫天海祐希,第一次看的寶塚音樂劇就是月組1995年版的Me  My (me and my girl) ,第一眼就被演員臉上的大濃妝給嚇到了,但過了這關也越看越入迷了,也托寶塚的福,幾乎所有的舞台粧都可以接受了,而開始從看影片,實際走入劇場。因此自己決定只要有機會去關西,就一定要搭上阪急電車去看戲。

第二次走進寶塚大劇場,驚奇少了點,劇團因應隔年(2014)100周年活動,在劇場大門進行了工程,以日本人的行事風格,是不會讓工程影響觀眾動線的,也不太可能因為施工的因素把周圍環境弄髒,所以還是可以很悠哉的漫步在花之道上。雖然只是因為想去見識一下在劇場內用餐的感覺,所以買了11點開演的場次,剛好在12點半會結束第一幕,有30分鐘休息時間可以用餐,其實一大部分人會離開座位去覓食,吃的食物也是簡單的三明治、麵包、御飯糰等比較多,吃便當的也有,但幾乎是已經分好一格一格食物的餐盒,至少在這次的觀察範圍沒看見髒亂的地方,難怪寶塚劇場可以飲食,而不用擔心後續的清潔問題。

記得聽過有演員說,當劇終聽見觀眾的熱烈掌聲時,所有排練時的汗水、淚水就都值得了,之後起每次謝幕時總是把手拍到痛,然後滿足的離開劇場。看著演員笑著跟觀眾鞠躬的那一刻,滿足與感動同時湧現;但這次走出了寶塚大劇場後,失落感慢慢湧出,才真實體驗到原來情緒被拉的有多高,也將從那個高點落下,如果身為一個觀眾有這樣的感覺,那演員們在接受掌聲下了舞台後,或許也需處理曲終人散的情緒,從許多訪談影片中發現,演員們多少都自有一套onoff的調整方式。所以接受到外在的刺激愈大,其實會需要更多的時間恢復情緒的平穩,在看寶塚演出前,尤其是秀,勢必也要有心理準備,因為每一次都將是聲光效果強烈的外在刺激!

arrow
arrow

    ann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